武汉易学大讲堂周易入门赵向阳说天干地支:
子:象形字,甲骨文为小孩形,头上还有三根头发。“子”本义为“婴儿”。另外,古代男子美称“子”,如孔子、庄子、韩非子等。古代五等爵位公、候、伯、子、男中、子为第四等,沿用直至清代。“子”是部首字,凡由“子”字组成的字,大多与小孩有关,如“孕”、“孙”等。“子”字被借用为地支第一位。
寅:象形字,甲骨文为一枝矢(箭)形;金文则加上了两只手捧着。寅本义为箭,有“射进”之义,《尔雅•释诂》:“寅,进也。”又引申为“进礼”、“敬畏”之义。后被借用为地支第三位后,失去了本义。
辰:甲骨文象蚌壳,上古时以大蚌壳为农具,所以繁体为农字从辰。辰被假借为地支的第五位时,又代表上午七至九时,称辰时。这又与星象有关了,《荀子•礼论》有“星辰以行,江河以流。”之句。北极星又称北辰。
午:象形字,甲骨文为两头粗圆,中间细腰的杵形,舂米之用。杵是本义,以“杵”捣“臼”才能舂出米来。所以“午”有“抵触”之义,如“午其军,取其将”(《荀子•富国》)。后来又写成“忤”,为违反之意。午作为部首字,凡由“午”所组成的字太多与“违反”或“抵触”义有关。“午”字被借为地支中的第七位,可记时,为正晌午时(上午11时——下午1时)。
申:象形字,甲骨文为雷雨闪电之状,所以“申”字和“电”字上古同文。
“申”字本义为“明”,引申为“明白”等,《后汉书•邓骘传》:“罪无申证。”是指其罪并没有明白的证据。《说文》:申,神也。是附会之说。
戌:读xū音,象形字,甲骨文所画为上部朝左的平口斧头,下有长柄。“戌”本义为“兵器”,《说文》:“戌,灭也。”是从兵器本义引申出来的。后借用为地支第十一位。戌时是晚上7时至9时。
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(武汉易学大讲堂) 版权所有
邮箱:manzuyr@163.com 在线QQ:448069585
邮箱:manzuyr@163.com 电话:027-82761397 13476013916
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:鄂ICP备1101661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