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易 两汉:前206—公元220年
谶纬学 纬书谶书合称,东汉文士多研此
象数易 孟 喜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卦气说 《周易灾异》
焦 赣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灾变卦气说《易林》
京 房 前77—前37(武帝时) 占候说等 《京房易》
荀 爽 公元128—190(东汉) 升降说等
虞 翻 公元164—223(东汉) 逸象、旁通诸说
陆 绩 公元187—219(东汉) 汉象数易集成
象义易 马 融 公元 79—166(东汉) 彖象经文易
郑 玄 公元 127—200(东汉)爻辰、五行诸说
(辑说)刘 安 前179—前122 《淮南子》《淮南九家易说》
义理易 田 何 ?(高祖时)菑川人 授易周王孙、丁宽、齐服生
丁 宽 西汉前期 受学田何 古义易学
韩 婴 西汉前期(文、景帝时)韩氏易 传子夏易
费 直 西汉前期(景帝时) 古文易学开派
杨 何 西汉前期(武帝时) 官易之始(易博士)
司马谈 ?— 前110(武帝时) 受易于杨何 始著《史记》,其子司马迁续
玄 学 京 房 西汉前期 (武帝时)
施 仇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施氏易
梁丘贺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今文易学开派
扬 雄 前53—18 (宣帝时) 黄老之学解易《太玄》
魏伯阳 东汉后期 丹家易《周易参同契》
目录学 刘 向 前77—前6(宣帝时) 目录学之祖
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
相关阅读:易学源流简表(三)
汉易 两汉:前206—公元220年
谶纬学 纬书谶书合称,东汉文士多研此
象数易 孟 喜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卦气说 《周易灾异》
焦 赣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灾变卦气说《易林》
京 房 前77—前37(武帝时) 占候说等 《京房易》
荀 爽 公元128—190(东汉) 升降说等
虞 翻 公元164—223(东汉) 逸象、旁通诸说
陆 绩 公元187—219(东汉) 汉象数易集成
象义易 马 融 公元 79—166(东汉) 彖象经文易
郑 玄 公元 127—200(东汉)爻辰、五行诸说
(辑说)刘 安 前179—前122 《淮南子》《淮南九家易说》
义理易 田 何 ?(高祖时)菑川人 授易周王孙、丁宽、齐服生
丁 宽 西汉前期 受学田何 古义易学
韩 婴 西汉前期(文、景帝时)韩氏易 传子夏易
费 直 西汉前期(景帝时) 古文易学开派
杨 何 西汉前期(武帝时) 官易之始(易博士)
司马谈 ?— 前110(武帝时) 受易于杨何 始著《史记》,其子司马迁续
玄 学 京 房 西汉前期 (武帝时)
施 仇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施氏易
梁丘贺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今文易学开派
扬 雄 前53—18 (宣帝时) 黄老之学解易《太玄》
魏伯阳 东汉后期 丹家易《周易参同契》
目录学 刘 向 前77—前6(宣帝时) 目录学之祖
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
相关阅读:易学源流简表(三)
汉易 两汉:前206—公元220年
谶纬学 纬书谶书合称,东汉文士多研此
象数易 孟 喜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卦气说 《周易灾异》
焦 赣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灾变卦气说《易林》
京 房 前77—前37(武帝时) 占候说等 《京房易》
荀 爽 公元128—190(东汉) 升降说等
虞 翻 公元164—223(东汉) 逸象、旁通诸说
陆 绩 公元187—219(东汉) 汉象数易集成
象义易 马 融 公元 79—166(东汉) 彖象经文易
郑 玄 公元 127—200(东汉)爻辰、五行诸说
(辑说)刘 安 前179—前122 《淮南子》《淮南九家易说》
义理易 田 何 ?(高祖时)菑川人 授易周王孙、丁宽、齐服生
丁 宽 西汉前期 受学田何 古义易学
韩 婴 西汉前期(文、景帝时)韩氏易 传子夏易
费 直 西汉前期(景帝时) 古文易学开派
杨 何 西汉前期(武帝时) 官易之始(易博士)
司马谈 ?— 前110(武帝时) 受易于杨何 始著《史记》,其子司马迁续
玄 学 京 房 西汉前期 (武帝时)
施 仇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施氏易
梁丘贺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今文易学开派
扬 雄 前53—18 (宣帝时) 黄老之学解易《太玄》
魏伯阳 东汉后期 丹家易《周易参同契》
目录学 刘 向 前77—前6(宣帝时) 目录学之祖
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
相关阅读:易学源流简表(三)
汉易 两汉:前206—公元220年
谶纬学 纬书谶书合称,东汉文士多研此
象数易 孟 喜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卦气说 《周易灾异》
焦 赣 西汉中期(宣帝时) 灾变卦气说《易林》
京 房 前77—前37(武帝时) 占候说等 《京房易》
荀 爽 公元128—190(东汉) 升降说等
虞 翻 公元164—223(东汉) 逸象、旁通诸说
陆 绩 公元187—219(东汉) 汉象数易集成
象义易 马 融 公元 79—166(东汉) 彖象经文易
郑 玄 公元 127—200(东汉)爻辰、五行诸说
(辑说)刘 安 前179—前122 《淮南子》《淮南九家易说》
义理易 田 何 ?(高祖时)菑川人 授易周王孙、丁宽、齐服生
丁 宽 西汉前期 受学田何 古义易学
韩 婴 西汉前期(文、景帝时)韩氏易 传子夏易
费 直 西汉前期(景帝时) 古文易学开派
杨 何 西汉前期(武帝时) 官易之始(易博士)
司马谈 ?— 前110(武帝时) 受易于杨何 始著《史记》,其子司马迁续
玄 学 京 房 西汉前期 (武帝时)
施 仇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施氏易
梁丘贺 西汉中期 (宣帝时) 今文易学开派
扬 雄 前53—18 (宣帝时) 黄老之学解易《太玄》
魏伯阳 东汉后期 丹家易《周易参同契》
目录学 刘 向 前77—前6(宣帝时) 目录学之祖
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
相关阅读:易学源流简表(三)
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(武汉易学大讲堂) 版权所有
邮箱:manzuyr@163.com 在线QQ:448069585
邮箱:manzuyr@163.com 电话:027-82761397 13476013916
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:鄂ICP备1101661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