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易学大讲堂看相:
袁珙Yuan Hong,字廷玉,鄞县人。高祖袁镛为宋朝进士。元兵灭宋,镛宁死不屈,全家十七人皆遇难。父名袁士元,曾任翰林检阅官。
袁珙禀性与众不同,好学能诗。曾游海外洛伽山,遇见一非凡僧人名叫别古崖,授他以看相之术。珙在元代时已颇负盛名,求他看相的士大夫有百十人,预言其生死福祸及降临早迟,无一不验。南台大夫普化帖木儿,由福建取海道来求他相面。珙说他虽有大富大贵相,但印堂司空有赤气,一百四十天后被人夺去官印。后来果被元未义军张士诚逼取官印。为江西副使程徐相面,说他虽官运亨通,但非忠节之相。徐于一年后为元朝拜为兵部侍郎,再升为尚书,二年后投降明朝,为吏部侍郎。为陶凯看相,说他“五岳朝揖而气色未开,五星分明而光泽未见,虽为栋梁之材,但要等待时日,不出十年就会成为异代重臣,在荆、扬间任二品高官。”凯后果然为明朝礼部尚书、湖广行省参政。洪武年间,珙在嵩山寺遇僧人姚广孝,说他将是与元代刘秉忠一样的人。后来,广孝还俗至北平辅助燕王夺取皇位。燕王在夺取皇位前也曾召袁珙至王府,珙说燕王有太平天子相,四十岁登基。果然如此。燕王登基后拜珙为太常寺丞,赐冠服、鞍马、锦绣、宝钞、住宅等。珙又为仁宗、宣宗相命,说他们都有天子之相。
袁珙看相,能知人心术之善恶,对于心术不善的人,予以开导,劝他为善。珙为人厚道,对于同族、同乡肯于周济。其住所在鄞县城西,屋舍周围栽种柳树。因自称“柳庄居士”。著有《柳庄集》。永乐八年(1410)卒,年七十六岁,成祖皇帝赐葬,赠太常少卿官职。(《明史》)
袁忠彻Yuan Zhongche,字静思,是袁珙之子。自幼承传其父相面之术。随父亲进见燕王朱棣,王宴请北平诸文武,令忠彻给他们相面。忠彻说都督宋忠,面方耳大,身短气浮;布政使张昺,面方五官小,行步如蛇;都指挥谢贵,臃肿早肥而气短;都督耿献,颧骨插鬓,色如飞火;佥都御史景清,身短声音洪亮。这些人将来都会依法判处死刑。燕王大喜,起兵的念头更加坚决。燕王其后是为成祖,召忠彻为鸿胪寺序班,赏赐甚厚。
忠彻调任尚宝寺丞,其后改中书舍人,扈驾北巡。京都由太子仁宗代理朝政。帝回京后,听信对仁宗的谗言,大怒,在午门张榜宣布,凡太子所决定的事,都不准办理。太子忧惧成疾。皇帝命蹇义、金忠同忠彻去看望。回来忠彻奏道,太子面色青蓝,是受惊忧所致,若把午门的榜收回,病即可愈。皇帝听从,太子的病果然好了。帝曾令左右退避,问忠彻,武臣朱福、朱能、张辅、李元、柳升、薛禄,文臣姚广孝、夏原吉、蹇义及金忠、吕震、方宾、吴中、李庆等人的祸福。忠彻的预测后皆灵验,九年任期满,又为尚宝寺丞,进少卿。
礼部郎周讷自福建回朝,说闽人祭祀南唐的徐知谔、知诲,其神最灵。帝命人迎其像及管理神庙的人,在京都建灵济宫祭祀。帝每有病,就遣使去问神。管理神庙的人向皇帝进仙方,其药性多热,服后痰塞气喘,脾气暴躁,以至失音,朝廷中任何人都不能劝谏。有一天,忠彻入侍皇帝,进谏说:“此痰火虚逆之症,实是因服灵济宫的符药所致。”皇帝大怒:“仙药不服,去服凡药吗?”忠彻忙叩头大哭,两个宦臣也哭了。帝更加恼怒,命将二个宦官拖出去鞭打,并且说道:“忠彻哭,难道我就会死吗?”忠彻诚惶诚恐,忙伏于阶下,好久皇帝才息怒让他起来。帝在即位前就认识忠彻,故待他与一般外臣不同。忠彻也因帝待他甚厚,敢于直言进谏。他曾进谏说到外国去取宝是不对的,武臣应许他们行服丧礼,衍圣公的诰命应改赐玉轴,闻者莫不称是。
宣德初年,忠彻为帝相面,奏称:“七日内宗室有谋叛者。”汉王果然反叛。汉王曾因犯过而纳钱赎罪,正统年间又因犯过交司法官问罪,令退休后二十余年卒,享年八十三岁。
忠彻的相术与其父一样,世间所传轶事很多,不一一载述。为王文看相,说他“面无人色,日后会有杀头之祸”。为于谦看相,说他“目常上视,日后也遭砍头之灾”。后果如其言。然其性阴险,这方面不像他父亲。与群臣不和,即根据“相法”在皇帝面前攻击别人。颇好读书,所著有《人相大成》及《凤池唫稿》、《符台外集》,载述元顺帝为瀛国公之子的事。(《明史》)武汉易学大讲堂整理首发 更多相关文章请搜索武汉易学大讲堂看相
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(武汉易学大讲堂) 版权所有
地址: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路19号声直大厦c座1802室
邮箱:manzuyr@163.com 电话:027-82761397 13476013916
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:鄂ICP备1101661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