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、八字视频学习,风水实战函授、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!为客户起名字、批八字、合婚、择吉日、测日常百事、看风水!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数术天地 > 说数术

大六壬

新派大六壬

奇门遁甲

说数术

八字推命

看风水

算卦

梅花易数

知几

测字

易医同源

百事可测

风水玄说

龟卜法

来源:作者:admin时间:2014-06-20浏览次数:1270

    太史公说,自古以圣王,将要建国受命为天子,或者是兴办一种事业,何尝不宝贵重视占卜的事,以助成善举呢?唐虞以上,时代久远,已经不能记载了。自从夏商周三代的兴起,没有不各自依据卜筮所得祯祥之兆而从事的。像涂山所卜的兆是从的,而夏朝的世代就从此开始;飞燕的占卜是顺的,所以殷代因而兴起;百谷之卜筮得吉兆,所以周朝得以王天下。由此可见,王者疑惑不定的,要加上卜筮,以蓍草和龟甲来判断吉凶,是不能改变的道理。
    蛮夷氏等化外之族,虽然没有君臣之序,也有决疑的占卜,他们占卜所用,或是金石,或用草木,各国的风俗不同,但是像作战是否可以攻击?是否可进兵求胜?都各自相信他们所奉的神灵。借以预知示来的事。
    向上略略推知夏殷的往事,他们遇有应该卜的,就要拿蓍草或龟甲实行占卜。卜完就丢掉了。因为觉得龟甲一藏起来就不灵了;蓍草经久了,也就不神了。到了周朝,那些卜宫却常把龟甲和蓍草宝藏起来。至于他们所用东西的先后,大小,又各有所崇尚,办法并不一样。总之,他们的目的则是一样的。
    有人以为既是圣王,则遇事没有不能决定的,判断疑难的事,也没有不明白的。他们必定要求神问卜,无非是怕后世衰微,没有圣王的智慧,人人自是其是,以致教化分散至于百端,大道散放至于无边无际,所以特地把事理推最最微细而不显豁的神灵,求保持纯洁精神,不使之失真也。
    有人以为昆虫之所以生长,就连圣人也不能与之相争。它之处置吉凶,分辩是非,多能中于人事。
    到了高祖开国,天下初定,兵革尚未平息,就用秦朝的太卜官,未有更动。孝惠帝享国日浅,吕后又是女主,就连孝文帝、孝景帝,都因袭原来掌故,没有来得及讲求此事。这时虽然有执掌历算的畴官,父子相传,世世不绝,但对其中精深微妙之处,已多所遗失。到了今上(指武帝)即位,大开艺能之路,百端之学都经延请。能通一种技能的人,都得自己投效。至于技艺超群,才能出众的人,更可出人头地,占居上风。公正平允,无所偏私。
    于是就在几年功夫,太卜人才大大集聚起来,这时正赶上武帝要北打匈奴,西边抵御大宛,南边收服百越,卜筮已先见表征,先谋得利之道。等到猛将前执符节,手仗兵刃,获胜于外,而这时蓍龟的占卜,所推算得胜时日,也有力于内。于是皇上更加满意,赏赐往往达到数千万。像丘子明之流,富过一般人,贵幸得宠,一时权势压倒朝延百官。甚至拿卜筮投射过失,有时也颇应验。因此对于素怀恩怨的人,就借此实行杀戮。任意伤害,以致有因而灭门族诛的。真是数不胜数。文武百官为之震恐,都说龟策居然能讲话,后来事被发觉,奸计已穷。以卜筮害人的人,也遭到诛灭三族之祸。
    按理说,捧策而定吉凶之数,烧龟甲而观兆象,其变化是无穷的。所以选用贤臣,就用占卜。这不可以说是圣人慎重其事的作法吗?周公卜龟三次,而武王疾病得愈。纣为暴虐,而元龟所占不吉。晋文公将要继襄公而定位,占卜时得黄帝之兆,终于接受彤弓之命而为诸候,晋献公贪骊姬之美色,占卜而得兆有口象,祸害竟流到五世。楚灵王将要背叛周天子,卜龟而得逆兆,终于受到乾溪战役的败绩。由此可见,卜兆诚信于内,当时的人明明白白见之于外,能说不是两两相合吗?所以君子说,看轻卜筮之事,不信神明的悖而不顺。违背人道而信祯祥的,鬼神不得其正。所以《尚书•洪范》九畴第七稽疑,所举五谋而卜筮居其 二。五占从其多数,表明虽有而不专断之意也。
    我到江南,看他们的行事,问他们的长老,都说龟活到千年以上,才游在莲花叶之上。蓍草是一百枝茎出在一个根上。又说,这里的兽,没有虎狼;草没有毒螫。住在大江旁边的人,常养龟,拿饮食喂它。以为它能为人类导引致气。有益于助衰养老。由这里看,岂不是很可信吗?
    褚先生(少孙)说:我因为通经术,得受业于博士官,治《春秋》。因为成绩优良,考中高第而得为郎。幸得出入宫殿,为宿卫,已经十多年了。很喜欢太史公传(即《史记》)。太史公在书里说,三王不同龟,四夷各异卜。但他们各自用以决定吉凶。略窥其大要,所以作为《龟策列传》。臣(褚少孙)往来长安城,找这篇《龟策列传》,找不到。所以往访太卜官,并问掌故于文学长老熟习此事者,写取龟策占卜之事,编在下面。
    听说古代五帝三王举办一件大事时,必定先决定于蓍龟,古书上说:“下面有伏灵,上面有兔丝,上面有蓍,下面有神龟”。所谓“伏灵”者,是在兔丝之下,看起来很像飞鸟的样子。新下过雨后,天气清静,一点风也没有,在夜里把兔丝挑去,就拿灯笼来照,火灭了就把这地方记下,用新布四丈围住,等天亮了向下挖,挖到四尺,最多七尽深,就挖到了。超过七尺就得不到了。实际所谓伏灵,是千年的老松树根,人吃了可以不死。
    又听说蓍草长满一百根茎的,其下必定有神龟守着,上面常有青云覆罩着。古书说,“天下如果和平,王道能够推行,蓍草可以长到一丈长,丛生的可以一根长出一百根茎,”当今的时代,取蓍草的,不能合于古法,不能得到一百茎,和一丈长的。能得到八十茎,或八尺长的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人民喜欢用它卜卦的,取得满六十茎,或六尺长的,就很可用了。
    古书说,能得有名的龟,财物就跟着来了,其家必大富,可富到千万。第一种叫北斗龟,第二叫南辰龟,第三叫五星龟,第四叫八风龟,第五叫二十八宿龟,第六叫日月龟,第七叫九州龟,第八叫玉龟:共计是这八种有名的龟。这些龟都有图文在它的肚子下面。文中记载,这是某人的龟。可以约略记下它的大要,不必画它的图。得到这样的龟,不必定要大到一尺二寸,民间若能得到七八寸长的,已经可以算是宝贵了。
    平常我们所宝贵的珠玉宝器,虽然深藏在内而不显露,可是我们必定能够看见它的光彩,表出它的神明,就是这个意思,所以玉石处在深山之中而树木因之而得润泽;深水中生珍珠而岸上却能不干枯,就是因为受它们润泽的原故。明月之珠出于江海,藏在蚌壳之中,蛟蜇却能被它制伏。王者得到它,就能长有天下,四夷都来服从。假如能得到百茎的蓍草,并且能得到蓍草下面的龟,而用来占卜,那就百言百当,足以决定吉凶了。现在高祖庙中有龟室藏在里面,以为是神宝。书上说,拿这龟的前足骨头,穿起来佩在身上,再拿这龟悬挂在屋子西北角。这样虽然走进深山大林之中,也不会迷惑。
    从前我为郎的时候,看见《万毕术》中有石朱方,方里面说,有一个大龟,在江南嘉林中。这林里面,兽没有虎狼,鸟没有鸱枭,草没有毒螫,野火烧不到,伐木的斧头也来不到。因此叫作嘉林。龟在这林中,常常在芳莲之上。它的左胁有字:“甲子重光,得到我的,匹夫可以为人君,为有土之长官。诸候得到我,可以作帝王。”找它在白蛇蟠杆林中的,必定要斋戒其身来等待。恭恭敬敬的待着,就像有人来报告的样子。这时就披散着头发,拿酒祭奠。这样三天三夜,就能得到。由这样看来,岂不是很伟大吗?所以说,对于龟,可以不敬重吗?
    南方有个老人,用龟来支垫床脚。经二十多年,老人死了,搬开床,龟还在活着。龟能行气导引,所以才能经久不死。有人就问,龟既是这么神灵,为甚么太卜官得到活的,还要杀死它取它的腹甲呢?近年江上有人得到一只名龟,养在家里,因而发了大财。有一次和人商量,要把他送出去。人就劝他,索性把他杀掉,不要送出去。如果送出去,会破坏人的家的。不料这个人在夜里梦见龟向他请求,不要杀我吧,请你把我送回水中。这个人不听,终于把它杀了。杀了龟之后,这人就死了,家也自此倒了霉。由此可见,人民和君王不一样,人民得了名龟,看样子是不应该杀的。就古代的故事来讲,明王圣主,都杀了龟来用它。宋元王的时候,得了龟,也是杀了来用的。
    在宋元王的时候,卫平为宋国的宰相,宋国最强,是龟的力量呀。所以说,龟之神,能使它在梦中会见元王,但不能自己脱出渔夫的笼中,身能十言十当,但不能通使于大河,还报于大江。能力可使人战必胜,攻必取,而不能见自解于刀锋之灾,免于剥刺之患。圣哲聪明能于事未至而先知,并能极见其所以然之故,而不能令卫平不讲话。言事能使它百应百全,可是到了自身却被人家捆绑起来而不能自脱。当时对自己都不能得利,又何所用于贤能?贤能的人有他恒久不变的把握,一般士人则不过偶尔有所表现而已。所以说,虽然明,也有所不能见;听也有所不能闻。人虽能干,但也不能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。以日月之明,也不免有时被浮云所遮蔽。羿是有名的善射人,但不如雄渠和蜂门。禹是有名能言语会辩论的人,但不能胜过鬼神。地柱可折,天也本来缺少椽子。怎么能够对于人而求全责备呢?
    孔子听见了,说:“神龟知吉凶,可是骨头是直的,中间是枯的。太阳为德而作天下之君,却见辱于三条腿的乌鸦。月亮主刑罚而辅佐太阳,但也被虾蟆所食(指月蚀),刺猬也被喜鹊所羞辱。腾蛇之神,也受蜈蚣的威胁。竹子外面有节有条理,中间却是直而空虚。黄金有疵,白玉也有瑕瘢点。事情有快有慢。东西有所拘束,也有所依据。网有疏有密,人有的比人家高贵,可也有不如人的地方。怎么可以必定其样样称心满意呢?天还不能作到十全十美,对事物又怎么能求全呢?所以世界上作房屋的必留下三块瓦不能把它盖完,表示以不满上应于天。天之下有阶,物之不能全,都表示天地万物难得其全。即以其不全乃能生生不已也。
    诸先生说,渔夫举网而得神龟,神龟托梦自见宋元王。宋元王召博士卫平,告诉他梦中所见龟种种样子。卫平照式运用,定日月,分衡度,视吉凶。占卜得知龟和物色相同。于是谏劝王把神龟留下,作为国家的重宝。好极了!古代卜筮必定要说龟,就因为它的名气,由来已久了,因此我才把这事叙述起来而为之作传。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

赵向阳微博

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(武汉易学大讲堂) 版权所有

邮箱:manzuyr@163.com 在线QQ:448069585

邮箱:manzuyr@163.com 电话:027-82761397 13476013916

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:鄂ICP备11016613号-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